2021年5月12-16日,有幸参加了由黑龙江大学等五家高校统战部组织的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虽然学习时间不长,学习任务繁重,但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通过近乎封闭的紧张学习,收获良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堂学习全面提升了参政议政水平。本次培训为封闭式,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精细设计教学方案针对性很强。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共有三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既有系统性更有时效性。比如,重庆大学陈义华教授主讲的《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实效》,不仅从理论上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中央对党外人士相关政策,并且对社情民意的概念、定位及做法进行了深入解读,最后又以成功案例予以补充解释,理论水平很高,又颇具参考借鉴性。此外,通过学习还深化了对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邓凌教授在《辉煌的历程:从统一战线看百年中共》讲座中,从建党初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历经“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直至改革开放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从历时态梳理了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与时代意义。

二是通过红色教育净化了思想灵魂。本次培训的现场教学邀请了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历史研究室主任汪守军教授和骆平老师亲自授课,他们基于多年的专题研究,对当年革命先烈所铸就的红岩精神认识深刻,解读到位,层次明显高于一般讲解员。特别是在遗址遗迹现场介绍了革命烈士面临敌人的残酷拷打所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与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催人泪下,令人敬佩,大大增强了临场感与历史感。在抗日危急时刻,一批爱国志士如卢作孚、晏阳初、饶国模等舍小家为国家,倾尽全力支持抗战。著名爱国实业家、素有“船王”之称的卢作孚的一段话可以清晰表明他们的境界与志向:“一群努力的朋友,无时不在惊涛骇浪中挣扎前进,悬心吊胆,未容有瞬息之苟安,此是痛苦,亦是快乐。天下事业之成,必有一批人披肝沥胆,推心置腹,相纠所短,相携以义。此种精神正待吾辈倡之。”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在当下举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精神依然十分必要,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是通过座谈交流拓展了视野。本次培训专门设置了座谈交流环节,其中既有参加单位党派建设情况介绍与工作经验交流,也有基于专业领域的知识分享。由于参与讨论交流的均为省内高校代表,所以与课堂专题理论学习与现场考察教学相比,互动效果更佳。通过交流,了解了同为人数不多的农大民进支部充分利用会员专业优势,调动大家积极性,举办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活动。对我们黑大民进支部有很大启发与参考借鉴意义。(作者系九三黑龙江大学委员会主委,文章为2021年5月参加黑龙江大学党外代表人士党史学习教育见学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