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黑龙江大学政协委员工作站赴七台河地区,深入黑龙江百春固废资源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线,聚焦煤矸石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与产学研融合实践开展共建调研。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留学归国专家刘洪波教授带队调研,七台河市政协副主席王颖、黑龙江大学统战部副部长刘艺婷全程参与,校企双方围绕技术难题突破、人才协同培养等展开深度交流。

在百春固废煤矸石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现场,调研组详细了解企业技术储备、生产情况及煤矸石综合利用情况。座谈会上,刘洪波系统阐述了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学院依托防灾减灾研究院科研平台,近三年在固废资源化方向承担3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形成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在尾矿资源化利用方面,学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与成功实践案例,彰显了学院的科研实力。企业当即提议:期望与黑龙江大学携手,共同研发煤矸石固废资源转化利用新技术,同步推进技术落地与人才培养。

活动现场,七台河市政协、市人才工作站与黑龙江大学共同为企业授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牌匾,并签署《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根据协议,校企双方将共建“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围绕固废资源化、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设立专项课题;每年选拔优秀研究生进驻企业实践基地,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生产一线技术需求,真正实现“科研破题+人才共育”的校地合作新模式。

“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将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毕业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一线需求”,刘洪波院长表示。
七台河市政协副主席王颖指出,此次合作创新构建了“政协搭台、校企联动、人才驱动”的协同机制,开创了“项目带人才、成果促就业” 的良好局面,既满足企业技术升级需求,又为地方培育“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