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非遗技艺在校园焕发时代光彩,我校联合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馆举办“文化传承润心田”美育实践工作坊第二期——“遇见非遗·鱼韵匠心”鱼皮技艺手作工作坊。3月28日下午在主楼A座226室举行,艺媒匠心团队指导教师杨俊杰以及来自全校11个学院的40名学生参加活动。

名师领航,匠心传承。杨俊杰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林,活动现场杨老师详细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种类,以及赫哲民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并展示了鱼皮画的文化内涵与制作工艺。她以“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为切入点,结合鱼皮画案例,生动讲解如何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设计,真正让同学们认识到“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当下的创意源泉。”

指尖溯千年,鱼皮绽华彩。在老师的细致阐述下鱼皮画的制作工艺变得生动而清晰,从精心修剪图案、细致处理鱼皮材料,到巧妙粘贴成型,每一步都蕴含着非遗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的极致追求。
在掌握鱼皮画制作的关键要领后,同学们就开始亲自动手实践。“鱼皮制作特别考验耐心,大家手上动作要放缓,务必细致。”老师逐一叮嘱。同学们将质地脆薄的鱼皮成功修剪出合适的形状,将精心裁剪的装饰物逐一拼贴。最终一幅幅展现春分时节生机勃勃景象的鱼皮画跃然眼前,此刻这些作品不仅是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成果,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在青年学子手中的传承与绽放。“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鱼皮画,没想到传统非遗可以这么有趣!”张同学兴奋地说,“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我不仅了解了赫哲族的传统文化,更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这样的第二课堂让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甚至爱上非遗。”


美育深耕,步履不停;春风化雨,匠心不息。校团委将继续以“文化传承润心田”美育实践工作坊为依托,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让传统技艺可触、可感、可创造。通过多元化的美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通过切身体验不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校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