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黑龙江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通识必修课面向2024级新生开课,这是黑龙江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建立全覆盖式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
作为黑龙江省首批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试点单位,学校党委深刻认识到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重大意义和迫切需要,立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固本强基作用,持续推进课程高质量建设。第一时间组建授课师资队伍。由党委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牵头,以思政课教师为授课主体,整合校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优势资源,迅速组建起一支涵盖省级教学名师、一级学科带头人、博硕士生导师等在内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从设定开课方案到带队赴民族院校学习观摩再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由专题式的讲座课到系统化的通识必选课的全面升级,“2学分32课时,理论讲授+线上学习+实践教学模式”被明确写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研发教学组织形态。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成立了黑龙江省高校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实体+虚拟”教研部,与哈尔滨市共同发起成立黑龙江省首个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不断完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平台,努力为龙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黑龙江大学将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围绕优化教学方法、建设一流课程、开发数字资源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全面建立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和长效育人机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