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刘东影
省政协委员
黑龙江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汇聚起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奋力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令人倍感振奋鼓舞!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目标越是宏伟,越要振奋精神,细化责任。作为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我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努力培养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作为省政协委员,我将聚焦“民之关切”,积极履职,不负使命担当。
一要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我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下勇毅前行的信念和信心。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委员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牢牢把握这一主线和灵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掌握并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要履职尽责为人民发声。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全会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政协委员来自各界别群众,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省政协委员,要深入基层一线,充分发挥界别和专业优势,积极下沉参加基层协商议事活动,以切实管用的协商成果助力实际问题解决;深入界别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履职尽责,把群众的所期所盼转化为自己的“履职清单”,在工作中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联系省情、市情、区情、民情,多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全方位汇聚正能量,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龙江新篇章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三要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根基,自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战略部署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度不断提升。目前,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环境正在经历叙事格局和传播场景的转变,世界各国对人文交流抱以更多期待,这就更需要加快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作为一名从事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的高校教师,要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力争为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培养更多新时代的新文科人才。在世界格局深度转型、信息技术快速更迭的背景下,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更需要坚持大历史观的叙事视角,通过议题设置、多元主体联动、数字化驱动的方式,创新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构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框架,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新保障,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内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全会精神让我深受鼓舞,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省政协主席蓝绍敏在十三届省政协新任委员学习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以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深厚情怀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我是做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新时代、新征程,我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力争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普及推广,特别是在提高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力上作出更多努力、取得更大成绩。同时,要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入脑入耳入心,鼓励他们为强国建设、东北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