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字里行间体现着务实奋进,让黑龙江大学统一战线成员深受鼓舞,引发热烈讨论。
王强(省政协委员、民革黑龙江大学支部主委、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各种困难,付出艰辛努力取得重大成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高度,赋予了科教兴国战略新的时代内涵,尤其是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我愈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为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祖雪晴(省政协委员、民盟黑龙江大学委员会主委、俄语学院副院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李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总结的2023年新突破感到很振奋。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具有鲜明对俄办学特色的省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将主动对接我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教育合作向北开放发展行动总体布局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等方面工作,助力对俄人才多元化培养建设,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祝洪章(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黑龙江大学委员会主委、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过去一年,我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中央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民主党派省政协委员,我将继续积极履行职责,心系祖国,发挥优势和特色,在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中找准前行坐标,为龙江的振兴发展建言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魏影(省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在第二场部长通道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提到“‘尔滨’”走红现象级冰雪热,为新的一年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开了个好头”。在第三场部长通道中,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也提到“去年入冬以来,黑龙江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哈尔滨人、东北人以他们的热情,以他们对游客的宠爱式礼遇和服务赢得了青睐。”今年的两会,对黑龙江省来说是重大的利好,我们应当乘势而上,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黑龙江在敢创敢干、真抓实干中成为全面振兴的热土。
黄彩玉(民革黑龙江大学支部副主委、文学院教授):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不仅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也能营造终身学习环境,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工作的又一体现。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课程讲授中不断探索教育现代化,作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具体工作实践中积极打造专业课程的多平台线上建设,完成专业教学的智慧共享,同时探索基于AI的课堂教学,推动智慧教学系统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
张博(南岗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黑龙江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可贵品质。我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在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形势下取得的成就深感不易和骄傲。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和高校教师,我要更加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立足岗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张多英(南岗区政协委员、民进黑龙江大学支部会员、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从事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人员,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低碳、可持续的水处理技术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课程思政,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提高给排水专业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在科研工作中,积极解决水污染控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在履职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针对黑臭水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环境问题开展持续调研,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努力奋斗!
王春波(民盟黑龙江大学委员会支委、财务处干事):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一名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我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科技水平的提高、就很难实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立足本职岗位,提高站位,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定位,坚持传承与创新,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贡献绵薄力量。